深度推薦

發掘宇治的歷史與茶――京都~奈良電車沿線半日遊

2021.12.16

A bridge over water with a pagoda in the background
茶之京都

宇治公園與朝霧橋

從美術館的入口離開平等院,來到通往東邊的主要道路,再左轉到喜撰橋後,會來到由一座橋連接的兩座小島。較小的那一座叫做塔之島,而北邊比較長的叫做橘島。兩座島統稱中之島或是宇治公園。

塔之島上有一座宏偉的十三重石塔,由西大寺的僧侶叡尊於1286年建成。當時宇治川的洪水沖毀了宇治橋,人們認為這是由被藤條漁網陷阱捕撈到的魚之怨靈所引起的災害。後來這種捕魚方式遭到禁止,捕魚的工具則被埋在塔之島上,為了鎮壓怨靈和祈求橋的安全而建造了這座石塔。雖然石塔在1756年被大洪水沖走,但後來在1900年前半被發現,1908年再度建造於塔之島上。高達15公尺,為日本石塔中最大的石塔。

宇治與宇治川以鵜鶘的捕魚方式聞名於世。這個夏天的盛事是於黃昏舉行,不過在白天也能從島上的鳥籠看到鵜鶘。牠們會潛入水中將捕到的魚放入喉嚨中保管,然後再回到小船附近,由鵜匠捕撈魚群。

接下來朝著宇治川東側繼續我們的旅程。從宇治公園橫跨朝霧橋,朝著河岸東岸邁進!

宇治川塔之島・橘島

宇治川塔之島・橘島

塔之島和橘島統稱為中之島。座落在塔之島,高度約15公尺的美麗十三重石塔,是鎌倉時代(1185年~1333年)後期,奈良西大寺的僧侶ーー叡尊為了供養魚靈而興建的塔。在寶曆6年(1756)被大洪水所淹沒,到了明治時代(1868年~1912年)末期才被發現、重建。 堤防沿岸是知位的賞櫻景點。如今已成了公園的浮島,會在每年4月上旬舉辦宇治川櫻花祭。 …

朝日山與大吉山登山

17世紀建造的興聖寺是通往朝日山的起點。白色牆壁的入口處右側有一條可以通往寺廟的小徑,會一路連接到登山道。

這條山道也蠻多當地居民使用,不過沒有到很壅塞。沿途閒適的氛圍,自然景觀美得讓人嘆為觀止。山道沒有很長,從興聖寺入口處走個約15分鐘,沿著蜿蜒的山路就能抵達山頂。

山頂一帶視野遼闊,整備完善。那裡有許多小石頭堆疊而成的小丘、大型的石塔(據說是17世紀淀的藩主永井尚政建造而成),木造的建築裡供奉著慈悲為懷的佛祖朝日山觀音。

最有意思的是古代皇族菟道稚郎子的墓。傳說中菟道稚郎子投河自殺,是為了能讓同父異母的兄弟ーー仁德皇子登基為第16代天皇。而在其他的傳記中提到,有次菟道稚郎子在路上迷路,遇到了一隻兔子引導他回到城鎮,回程中那隻兔子不斷的回頭確認皇子是否有跟上。因為這個傳說,在大吉山腳下的宇治上神社和宇治一帶會看到許多兔子的御守。

從朝日山往北走前,先稍微折返來到大吉山展望台。從這裡可以眺望宇治市遼闊又迷人的景色(也能看到平等院!)。這個展望台在京阿尼的電影「吹響吧!上低音號」中也有出現。大吉山的下山路平緩曲折,也是當地的長者們的早晨散步之路。從展望台走到山腳下約20分鐘,就能回到河岸,再從河邊的小路往北行就能抵達宇治橋。

Another Kyoto Partners